咱们眼中的周口崛起之路
1月8日,######周口市委三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上,我市确立“周口崛起方略”(以下简称方略),即围绕实现周口崛起、富民强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大目标,健全三大体系,坚持五大原则,构建七大载体,抓好九大攻坚,开展十大建设。
1月20日,本报刊登了《周口崛起方略引网友广泛关注吟诗作赋表期望》和《周口发展,网友一直很关心》文章后,立即在网友中引发热烈讨论,同时“周口崛起方略”在众多市民中产生很大反响。近日,记者采访了一些普通市民,听听他们对“周口崛起方略”有什么样的建议和期待;对于即将崛起的周口,听听他们怀着怎样的期待和梦想。
作为一名周口人,蒋卫东一直关心着周口的发展。当蒋卫东在《周口晚报》上看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周口崛起方略”,更让他鼓足了干劲,“实现周口崛起、富民强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涉及1000多万周口人民的利益,我希望咱家乡能大发展,我力挺周口!”
蒋卫东经常到外地出差学习,跟别人谈起周口,总有些底气不足,虽说是他热爱的家乡,但别人口中的周口,总会令他的自尊心备受伤害。“市委市政府制订的‘周口崛起方略’,非常细致地对周口未来进行逐一规划,不仅有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还有文化和生态建设,给市民描绘了一个未来美好蓝图,让我们看到了市委市政府的责任和担当。”蒋卫东说,“如果周口能按照方略真正踏实地迈步走,周口梦的实现指日可待,因为周口是大家的周口。”
对于周口未来的发展,蒋卫东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周口是农业大市,有肥沃的良田,立足周口实际,大力发展周口强项,在农业上做足文章,还可以引进一些跟农业有关系的工业,让农民和企业得到双赢。我期待着周口碧水蓝天,我期待着周口绿草成茵,我期待周口的路更好走,我期待每个人脸上有更多的笑容,我力挺周口!”
“周口崛起方略”中关于周口新区建设的内容,让市民陈恒辉坚信当初的选择没有错。“周口崛起方略”中是这样说的,要把周口新区建设成周口未来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周口新区要开展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开发、抓好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攻坚战。
身为搬口人的陈恒辉大学毕业后便义无反顾地走进了大城市,8年的打拼让他身心俱疲。2013年得知家乡被划入周口新区之后,他彻底打消了外出的念头。“我的家已被纳入城市之中,我要留在家里为未来打点基础。”陈恒辉的话很现实。
“按照规划方案,周口新区将成为周口未来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无疑将使我的家乡产生根本性、高质量的改变。而且,我也相信,周口向东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脚步不会只是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钢筋混凝土建筑,相关的民生配套设施一定会紧随而生。”陈恒辉说,“我的孩子马上就到入学年龄了,我和家人已经商定,就在东新区的幼儿园、小学、中学上学,这些学校的未来应该不会比老城区一些所谓的‘名牌’学校差。”
对新区建设充满信心的陈恒辉现在多少有些迫不及待,他总感觉新区建设的速度有点儿慢。“我也知道欲速则不达,可总想看到新区一天一个样”。
“我对家乡的未来充满信心,现在,我只希望城市建设的脚步能够再快点。”陈恒辉由衷地表示,他很期待新区带给家乡以及他家的变化,期待享受新区建设的成果。
受访人:党聚才职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用竞赛形式开展各项攻坚,开展‘小康杯’竞赛,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在周口市区一家单位工作的党聚才,看到“周口崛起方略”中有关于扶贫攻坚的内容时,显得很高兴。
党聚才的老家在商水县巴村乡,从小在农村长大的他,对农村有着特殊的感情,每年过春节,他都会带着家人回到村里过年。“农村一些青壮年劳力纷纷外出打工,只剩下一些妇女和老人在村里,村里的经济发展上不去,一些村民仍处于贫困状态。对一些贫困村进行扶贫攻坚就很有必要。”党聚才说。
“通过选派干部到村里开展定点扶贫就是一个好的做法,现在很多单位都在搞定点扶贫,通过引项目、争取资金等方法来帮助村民致富。”党聚才说,“扶贫攻坚在进行‘输血’的同时,还应该注重‘造血’,让贫困的村民真正富裕起来,就需要扶贫攻坚发挥蕞大的作用。”
党聚才介绍,用竞赛的形式推动扶贫攻坚,可以避免一些单位和个人存在的“畏难”心理,先进的进行表扬,落后的进行批评,调动大家参与扶贫工作的积极性,无疑,让“竞赛”推动扶贫攻坚是一个好的做法。
期待“港城”成为周口的“江南水乡”
“方略中提出的方向和目标让我们看到了周口发展的希望和前景……”在市人社局工作的崔军伟向记者谈起他对“周口崛起方略”的理解时,显得很兴奋,针对方略中提出的港口物流产业集聚区建设工作,他有着独到的见解和看法。
崔军伟说,周口港一开始建设,他就关注周口港的发展情况,还在网络上发表了不少关于港口建设的积极言论。如今,周口要依托周口港建设港口物流产业集聚区,这让他看到了周口的“大手笔”,对未来港口物流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我从《周口晚报》上看到,港口物流产业集聚区是河南省唯一一个以内河港口为依托的产业集聚区,将来会依托周口港打造新‘港城’,在港区内规划水网,建设循环水系,建成周口的‘江南水乡’。”崔军伟说,“港口物流产业集聚区的建设无疑会拉大我市中心城区的城市框架,对中心城区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同时,做大内河航运对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也有着很好的推动作用,对未来周口的崛起必将起到积极作用。”
对港口物流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崔军伟也有着自己的独到见解,他介绍,未来的“港城”可以依托我省唯一一条通江达海的内河航运,发展观光旅游业,造福更多群众。对于未来,崔军伟说,“‘周口崛起方略’脚踏实地,符合周口实际,我们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持续推进方略的实施,期待‘港城’成为了周口的‘江南水乡’,周口未来会更好。”
期待经济开发区成为对外开放的一张名片
肖永州是周口市黄淮大市场的一位普通员工,自他2011年到周口市黄淮大市场上班,3年来一直从事市场内食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当他向记者谈起“周口崛起方略”时,说出了自己的见解和期待。
肖永州介绍,他刚来到经济开发区黄淮大市场工作时,经济开发区内的企业还很少。如今,经济开发区内的企业越来越多,这让他非常看好经济开发区的发展前景,对未来的发展充满希望。
“我在报纸上看到关于‘周口崛起方略’的报道后,才知道经济开发区竟是我市建设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窗口,今后将开展采取分产业、差异化的招商策略,改变过去‘来者不拒’的招商策略。”肖永州告诉记者,招商策略的改变不仅使经济开发区的企业更加有知名度,还为市民带来更多的就业岗位和更好的就业待遇。
对于经济开发区未来的发展,肖永州有着自己的见解,“经济开发区作为方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的发展一定会备受瞩目。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看到,经济开发区这个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成为周口市对外开放的一张名片。”
期待更多年轻人能够选择在“家门口”就业
在周口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居住的许宝云,是一家民营企业的职工。提起来产业集聚区她打开了话匣子。“周口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正是以川汇产业集聚区为基础设立的,这意味着川汇产业集聚区和‘高新’二字有着一脉相承的血统。在《周口晚报》上看到了‘周口崛起方略’,上面说构建七大载体,其中就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要建设成为战略新兴产业区域制高点。俺也不太懂,但是我觉得周口崛起是好事。”
“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想着出去打工,挣点钱回到家里花。这也没有什么不对,自己靠本事吃饭挺光荣。但是有个现实情况放在面前,那就是很多留守儿童、空巢老人会出现或多或少的问题。”许宝云说,“比如留守儿童长期不见父母,没有父母陪伴的孩子容易有心理问题,空巢老人不仅缺少儿女们的陪伴,还要照顾儿女留放在家里的孩子,有很多生活上的不便。”
“据我所知,在咱周口有很多企业就在家附近。其实年轻人可以考虑不要跑出去那么远去打工,在家门口就业挺好的。不仅可以每天看到孩子,还能照顾老人,同时收入也不见得就比到外地打工少。”许宝云说。
“有一些年轻人都说在家挣钱难,没门路。叫我说是愿意不愿意干。在周口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里就有很多知名企业,希望更多年轻人选择到那里去就业。”许宝云说,“现在有‘周口崛起方略’做方向指导,我们就要看到希望。毕竟周口是我们生活的地方,只有周口经济发达,环境优美,我们才能生活的更幸福。”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