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邑:老子故里文化兴县br洛宁:抢先抓早招商引资
本报讯(记者巴富强通讯员陈海棠古伟闫子健)日前,记者在鹿邑县老子庙会上看到,宾客如云,商贸兴旺,庙会犹如一幅鲜活的“清明上河图”展现在世人面前。近年来,文化品牌给鹿邑县带来了巨大的磁场效应,使该县人气、财气年年攀升,仅2009年该县就接待各类游客22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实现3000多万元。
鹿邑县是老子故里,境内存有许多纪念老子的文化古迹,其中老君台和太清宫遗址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鹿邑实施“老子文化兴县”战略,实现了由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的跨越。
该县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原则,通过市场运作的办法,先后投资7亿元对太清宫景区和明道宫景区进行了大规模修复重建,使其恢复到唐宋鼎盛时期的建筑规模。并相继兴建了老子文化广场、老子故居、道源碑林、三清殿、李母墓等景点,进一步展现了老子故里的文化特色。老子故里旅游区被命名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道学研究会基地,鹿邑被评为“河南省十大文化强县”。
在实施硬件建设的同时,该县十分注重文化资源的开发整合,坚持把“老子故里、道家之源、道教祖庭、李姓之根”四大文化品牌定位为文化产业开发的主导,以举办节会活动为载体,叫响老子文化品牌,实现文化兴县。
老子文化兴县,兴了鹿邑县域经济。据悉,2009年全县GDP完成141.5亿元,增长12.5%,财政收入3.2亿元,增长26.2%,经济增幅位居周口市头部,全省第三。
本报讯(记者黄红立通讯员赵笑菊高文治)今年以来,洛宁县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捷报频传:洛宁天然气利用项目、黄金冶炼项目、产业集聚区标准厂房及基础设施建设等36个项目先后签约落户,总投资47.33亿元。
一个看似没有明显投资优势的小县缘何能在洛阳县区中脱颖而出?近年来,洛宁县立足本地实际,加大“走出去”和“请进来”招商工作力度,推行产业招商、资源招商、专业招商、委托招商、源头招商、以情招商和“以商引商”的新模式,以求真务实之风、产业集群建设之策,抢先抓早,大干快上,招商引资实现首季开门红。
该县依托区位优势,于2006年6月启动产业集聚区建设。2009年5月该县成立了洛宁产业集聚区明珠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金2000万元。通过对土地进行前期开发和公开出让、标准化厂房出租、区内资源开发利用与经营、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建设等方式,经营投融资公司的资产,发挥资产的放大效应,实现保值增值,形成了“滚雪球”式的集聚效应。目前,洛宁产业集聚区已初步形成了以玩具制造为主的轻工产业、以杨木加工为主的农副产品深加工业等主导产业,累计引进内、外资企业22家,计划总投资37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家,千万元以上企业17家。
大河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豫B2-20040031
未经大河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