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区域性中心城市”目标周口市规划建设“川淮新区”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锚定“区域性中心城市”目标 周口市规划建设“川淮新区”
3月17日上午,一场春雨过后,位于周口高铁东站附近的“周淮快速通道”的工地,工人们正在加紧施工。未来,这里将崛起一个崭新的“川淮新区”。
立足长远谋划,周口将建设“川淮新区”
川淮新区,顾名思义就是位于周口市川汇区与淮阳区之间的城市新区。
早在今年2月17日召开的周口市重大项目推进会上,就显示了有关“川淮新区”的确切消息。那次会议强调,要科学规划川淮新区,优化功能分区,用好生态资源,着力打造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绿色低碳为底色、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城市新区。
此后,“川淮新区”的词汇频频出现在相关报道中。两天前的3月15日,周口市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2023年第二次会议召开,川淮新区再次被提起。这次会议强调:“要坚持以建设300万以上人口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为目标,以川淮新区建设为引领,依靠龙头带动,完善城市功能,激发城市活力,形成规模效应,推动川淮商一体化规划建设,把中心城区打造成引领全市高质量发展的新高地。”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注意到,就在蕞近的这次会议中,不仅明确提到要以“川淮新区”为城市建设的引领,还提到了“川淮商一体化规划建设”。由此可见,周口正在为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远景目标付诸努力。
建设“川淮新区”,周口从顶层设计做好了准备
建设城市新区,国土规划先行。大河报·豫视频记者了解到,按照“前瞻三十年、编细十五年、编实‘十四五’”的要求,周口市国土空间规划完成了“三区三线”划定。全市新增城镇建设用地规模达89.38平方公里,城镇边界规模扩展至812.95平方公里。
这意味着,从国土空间规划的顶层设计上,周口市为建设川淮新区等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为今后15年的发展留足了用地空间。
在周口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方案已经基本确定的前提下,周口市启动川淮新区的建设具备了条件。不久前,周口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公开发布了“川淮新区城市设计方案征集政府购买第三方服务项目公开招标公告”,从建设之初就准备高水平设计“川淮新区”。
根据初步规划,川淮新区将着力打造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绿色低碳为底色、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城市新区,将成为联系川汇和淮阳之间重要的枢纽新城。“我们从区位上、定位上、功能上都为打造川淮新区做好了准备。”周口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有关人员介绍说。
周口为啥要建设“川淮新区”,位置在哪?
周口提出建设“川淮新区”,跟这样一个背景有关。
据介绍,目前,周口市下辖2区7县1市,全域面积 11961平方公里,经济规模2021年GDP3496.2亿元(全省第五),人口规模2021年户籍人口1257.9万人、七普常住人口902.6万人,国土空间特征为平原地理格局,城镇空间分布均质,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弱,亟待培育增长极、区域中心。
基于上述原因,周口市首先提出了“川淮商一体化”发展思路。而为了发挥中心城区在“一中心两组团”中的“头雁”作用,周口市致力于在川汇区和淮阳区之间打造新的增长极,因此,便有了“川淮新区”的诞生。
上文提到的“一中心两组团”是指:一中心为川汇区、淮阳区、商水县,两组团为项城市和西华县。
根据规划,“川淮新区”位于南商高速与大广高速东南侧,距周口中心城区川汇区约10公里,距淮阳区约11公里,距周口东站约4公里,距周口中心港约11公里。其中,城市设计范围约14.2平方公里,东至科教东路,西至科教西路,南至老运河,北至周淮路以北约1400米处。
“川淮新区”的主体功能将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包括现代服务业和科技创新、总部、金融中心,按照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规划理念,形成低密度、大生态宜居环境,打造特色城市空间。
(本报道为大河报·豫视频原创新闻作品,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于扬 李玉坤
了解周口蕞新资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