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水土地流转地生“金”
“俺乡土地流转面积达5000多亩,已成立6个种养合作社,全乡1500余名农民摇身一变成了产业工人,这些经济能人一年下来能挣几十万甚至几百万,成了名副其实的大老板。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土地流转犹如一艘多功能的‘大型航母’,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我们一定要努力把它打造好、运用好……”4月17日上午,商水县平店乡党委书记杨志梅兴奋地向我们作介绍。
在商水县,像平店乡这样大规模流转土地大力发展特色经济的乡镇数量不少,这是该县高度重视、关心支持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的一个缩影和可喜结果。
商水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人口大县,全县116万人口、122万亩耕地。为了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民转型、农业增效、农村稳定,该县以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特色产业基地、规划高效开发园区为依托,促进了农村土地规模流转。
为此,该县出台了《关于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土地转让、互换、转包、出租、入股等五种流转形式和程序;本着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制定了尊重农民自主权、不改变土地用途、初次承包所有权不变、领取国家惠农补贴不间断等多项流转制度,既解决了种养大户土地流转难题又让种地群众吃了“定心丸”;同时,地方党委政府还把土地流转工作纳入年度目标管理,建立了督促指导、指标考核、奖励表彰等工作机制。
为了稳妥推进土地规模流转,该县根据各地农业特色,鼓励其选择1~2个有能力、有实力的村干部,种养大户,本村籍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少生快富典型、小型企业法人等成为流转大户,帮助其成立专业合作社、建立特色产业园区,确保试点一次成功,让群众看到效益、尝到甜头。
据了解,随着土地流转面积的不断扩大,每年新增流转土地2万亩,累计已有近30万亩土地通过多种形式有序流转。流转后的土地实现了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全县依靠流转土地已建起农民专业合作社370多家,发展了闻名省内外的练集镇美人指葡萄、姚集乡大棚草莓、城关乡花卉、平店乡无公害蔬菜、袁老乡优质烟叶等20多个现代特色产业基地;全县约有10万余名农民把土地流转后轻松外出务工,年创收2000多万元;广大留守妇女、老人可以在家门口的合作社种养基地打零工、挣“外快”;很多分散经营收入微薄的责任田流转整合后,身价一下子增长了好几倍。
大河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豫B2-20040031
未经大河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