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市财政局奋战一季度加力开新局确保财政工作实现开门红
2022年,周口市财政局围绕“以开局就是决战的姿态确保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实现‘开门红’”要求,紧盯全年目标任务,提早谋划,科学研判,积极应对困难,大力涵养税源,强化收入征管,努力打足收入盘子,确保一季度财政工作实现“开门红”。
积极培植财源。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认真落实和巩固好减税降费各项政策措施,积极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壮大财源基础。强化收入征管。在巩固减税降费成效的同时,依法依规强化收入征管,确保该减的减下去、该收的收上来。狠抓综合治税,完善市县两级财政纵向联动机制和行业、部门沟通协作机制,加强综合治税平台应用和涉税信息共享,推动税收规模和质量双提升。强化财税部门沟通协调,定期召开财税联席会,及时研究分析收入任务落实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预期收入目标的实现。同时,坚决杜绝虚收空转,切实提高收入质量。
坚持做好财政资金保运转、平台融资促发展工作,在抓好上级资金支持,保持财政平稳运行,兜牢市本级“三保”底线的基础上,千方百计发挥财政资金、政府资源作用,引导撬动社会各方资本,支持我市灾后重建和市委、市政府重大战略实施。一是做好2022年新增专项债券项目梳理申报工作。紧紧抓住中央扩大政府债券发行规模的机遇,加快围绕灾后重建、农高区建设、乡村振兴等做好项目谋划和申报,坚持全盘谋划,提早筹备,加强部门配合和上级沟通,蕞大限度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努力为周口发展增加可用财力。同时,精准安排新增债券项目发行,将项目未来收益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结合起来,选择真正事宜的项目,重点推动优质项目的发债。二是积极拓宽融资渠道。整合政府性资源、资产,增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市场化融资能力,构建以政府引导、企业为主体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多渠道破解项目建设资金短缺难题,支持全市灾后重建和重大战略实施。
以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为总抓手,加快实施划转一批、改制一批、清理退出一批“三个一批”改革举措,建立投融资公司集中统一监管体制,依托市投资集团、市城投集团两大综合性投资公司,以资源转化资产、以资产筹集资金、以资金建设项目,带动市农投公司、自然资源公司、机场集团等专业性投资公司发展壮大;重构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组建一家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改组若干家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加快形成专司国有资本运营的轻资产平台,积极参与城市发展、项目建设和民生保障,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作出新贡献。
加大土地出让力度、夯实土地出让收入基础,围绕中心城区城建发展,谋划实施重点收储项目。一是加强部门之间沟通协调、信息共享。加强与国土、住建、自然资源局等部门的沟通协调机制,完善土地收支信息共享,及时掌握每一宗出让土地初始、运行和成交情况。二是加大存量土地盘活力度。督促协调国土部门加大土地收储和出让力度,促进土地收入及时规范征收入库,多渠道增加可用财力,积极统筹重点工程建设资金,夯实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基础。
坚决落实好中央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防范化解政府性债务风险的部署要求,坚持底线思维,把牢属地责任,既解决老问题,又立好新规矩,化存量、控增量,堵后门、开前门,确保圆满完成年度政府债务化解任务。着力防范化解投资集团、城投公司等各类融资平台债务风险,确保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继续严控三公经费支出,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统筹集中财力保障“三保”支出需求。大力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全力保障市委、市政府重点工程,持续加大对农高区建设、临港经济发展、职教园区建设、县域医共体建设、数字政府建设等的支持力度,为实现“一个港城、两个高地、三个强市、四个周口”的宏伟目标贡献财政力量。
坚持贯彻“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原则,把全面实施绩效管理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严格事前绩效评估,强化财政资金预算评审,完善绩效目标管理,做实绩效运行监控,全面落实“四个挂钩”机制,深化财政、审计部门协同联动机制,强化凭借结果应用,真正实现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不断提高财政资金资源配置效率和效果。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