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为王 发展为要】周口:强化产业支撑 推动中心城区起高峰
市委五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把实施中心城区产业提质增效行动作为推动中心城区起高峰的重要行动之一。今年以来,川汇区、经济开发区、港口物流产业集聚区、淮阳区围绕“临港新城、开放前沿”的发展定位,滚动推进“三个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大力推动中心城区起高峰。
川汇区作为周口老城区,把盘活老企业与发展新兴产业有机结合,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能。河南通达久通电缆前身是周口久通电缆,通过与通达股份战略重组,成为该企业第三个全资子公司,主要生产 35KV 及以下电力电缆、架空绝缘电缆、光伏电缆等产品,进一步推动我市线缆行业提档升级。
河南通达久通电缆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大贝说:“我们产品出口至欧美、中东、东南亚、非洲、南美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年产值可达10亿元,利税1.2亿元,就业人数可达350人。”
精泰智能终端(周口)产业园项目主要从事3C领域智能终端及精密结构件的生产、销售。目前,项目厂区内施工便道已完成铺设,正在进行压桩施工。
川汇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刘斌说:“我们要尽心尽力为企业当好‘金牌店小二’,做好‘首席服务官’,全力以赴服务企业发展,提供更加公平、宽松、便捷的营商环境,谱写互惠互利、共赢发展的新篇章。”
经济开发区围绕“两主导一新兴、多元共兴”的现代产业体系,坚持项目为王,培育产业发展新优势。刚刚投入试生产的河南海熙生物科技建设项目,主要生产片剂、胶囊剂、颗粒剂以及保健食品,立足于保健品、药品、医疗器械三大领域,建立完善的自营海外营销网络,通过关联企业的战略合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医药健养”产业发展新模式。
河南海熙生物科技公司负责人张猛虎说:“我们将开足马力,全力生产。同时,与战略伙伴积极开展合作,拓展产品的多样性,增强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与海熙生物科技不同的新经济创新发展中心(浙江网商云谷电商)项目,则运用“商家+商城+政府部门+园区运营”一体化新模式,为电商提供园区开发、招商、运营等服务,助力电商企业完成数字化管理升级,实现高效快速智能化的企业服务大数据化管理。河南正信第三方实验室检测建设项目,通过引进400余套国内外蕞先进检测分析仪器设备,每年可以出具6000多份具有法律效力的检测报告。目前,已通过国家高新技术科技企业认证。
河南正信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军伟说:“今年,公司将申请职业卫生、食品检查、产品检测等检验检测资质,力争实现检测业务规模行业领先,推动检测行业蓬勃发展,更好地为周口本地企业服务,更好地为政府和社会各界服务。”
港口物流产业集聚区作为全省唯一以内河港口为依托的产业集聚区,瞄准世界500强和国内500强大力招商引资,着力发展临港经济。
记者周正:“我现在所在的位置是港口物流产业集聚区益海(周口)粮油工业有限公司年加工140万吨大豆项目和益海嘉里(周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精深加工200万吨玉米项目施工现场,这两个项目总投资95亿元,预计全部达产可实现年产值180亿元,可安置就业1400多人。”
为保障项目建设顺利进行,港口物流产业集聚区坚持“项目为王”,集聚各种要素保障,派出专班专人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目前,益海嘉里(周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精深加工200万吨玉米项目,基础施工已基本完成。益海(周口)粮油工业有限公司年加工140万吨大豆项目,消防水站、跨路连廊总体进度已基本完成,精炼车间正在进行桩基施工。
益海嘉里现代食品产业园办公室主任王昆说:“为解决项目在实际建设中的问题,港区党委书记亲自担任益海嘉里(周口)现代食品产业园项目领导责任人,设立五个建设服务小组,统筹指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创造了‘模拟文件’‘倒排任务’‘提前演练’‘拿地及办证’等多项精品服务。
塑料制品产业是淮阳优势主导产业,今年三月获得“中国塑料制品之城”荣誉称号,围绕打造千亿级塑料制品产业,淮阳区正在加快以塑料制品为主的项目建设。其中,河南通源管业新型管材、管件生产项目两栋车间已建成投用,项目全部投入运营后,可为市政建设提供不同需求的市政管道,预计年销售收入可达2亿元。河南中恒信管道、管件生产线项目,一期生产车间已建成,项目公司将在已建成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的基础上筹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正在建设的淮阳塑料制品产业园项目,目前已与28家产业链企业达成入驻协议,主要生产塑料管材、塑料膜、塑胶、聚乙烯薄膜和塑料编织袋,计划今年底建成投用。届时,将成为以塑料制品为主导,集生产、研发、检测、集散、服务为一体的功能性专业园区。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