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周口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创新河南创出新彩丨周口打造人才“强磁场”提升发展“含金量”

admin9个月前 (09-28)周口产业信息41

  9月3日,周口国家农高区内,连片的玉米郁郁葱葱。徐松 摄

  以金丹科技为龙头,周口全力打造千亿级可降解材料产业集群。本报资料图片

  “周口市将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培育建设创新平台载体,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打造人才集聚的强磁场,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支撑经济社会发展。”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口市委书记 张建慧

  9月1日,从周口市中心城区向东行驶40多公里,一片充满希望的田野正活力迸发,拔节生长。

  来自中科院的研究人员,通过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系统,对监测设备、喷灌设备、智能农机进行实时调控,气象、土壤墒情、病虫害信息一目了然,农用无人机腾空而起,一道道“药雾”被均匀喷洒在作物表面。

  这是河南首个国家级“农”字头科创平台——河南周口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以下简称“周口国家农高区”或“示范区”)的生产现场。

  作为周口市蕞具活力的创新高地之一,周口国家农高区的申报、批复、一步步完善,是近年来全市深入实施“头部战略”,以创新驱动发展取得的杰出成果,见证了周口探索道路、坚定自信、快速发展的奋斗历程,体现了城市发展“含新量”“含金量”的与日俱增。

  周口国家农高区的前身为2015年建设的周口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2021年,该园区实现产值279.3亿元,其中农业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107.8亿元,占总产值的38.6%,条件相对成熟。在省科技厅的支持下,周口积极推进园区提质升级,努力申报国家农高区。

  2022年,国务院批复同意建设第二批5个国家农高区,周口国家农高区正是其中之一,也是中东部地区唯一一家。

  在周口国家农高区筹委会副主任韩金银看来,这得益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各项要素在政策支持下高度聚集,创新平台宽广辽阔:

  这里11万亩高标准农田集中连片,按每亩4000元的标准进行建设,一年时间全部建成,为示范区的成功申报打下了坚实基础。

  这里科创资源丰富,拥有省级以上科研平台25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个,院士工作站3个,园区企业与南京大学等40余家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密切,将科研成果“写”在田间地头。

  这里产业体系完备,在园区多年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基地—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的产业链条,地方政府又针对性开展产业链招商,促进资金、人才、技术进一步聚集,助力研发成果加快转化。

  这里科技企业群英荟萃,园区内规模以上企业79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20多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2家,建立了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将农户和现代农业、农产品加工产业有机衔接。

  种种优势,来自过往的积淀,也来自新近的努力,共同推动周口国家农高区成功申报、建设。

  与此同时,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的科研、种植、精深加工“三链”融合模式逐步成型。周口探索发展出一条以农民为主体、由企业来带动、以科技为支撑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为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夯实了产业根基。

  夯实人才支撑 为创新发展蓄力赋能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近年来,周口市重大科技攻关取得显著突破,实施重大科技专项8项,解决“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15项,创造知识产权30余项。金丹科技“L-乳酸的产业化关键技术与应用”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周口市农科院周麦系列项目三次获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植物高效再生与遗传转化技术建立及应用”获省技术发明一等奖。

  创新成果的取得源于人才支撑。周口市持续打造人才集聚的蕞强引擎,研究出台“1+21”一揽子人才政策,推出人才公寓、家属安置、医疗保障等20多项专属优惠,让人才“引得来”“留得住”。

  强力推进智慧岛、伏羲实验室、周口农高区等高端创新平台建设,周口市先后建成省级以上科技平台152个,其中国家级平台8个,为人才提供发挥聪明才智的舞台。

  近五年,全市组织培养创新人才50余人,市级创新型科技团队53家,4人入选中原英才计划,人才比较优势切实转化为创新发展的竞争优势,加速引领全市产业高质量发展。

  做优创新生态 让创新“主体”不断壮大

  创新能力的强弱取决于创新生态的好坏,为此,周口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组合拳”,着力加强创新生态建设。

  围绕科技创新赋能城市发展,周口重点打造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十大百亿级特色优势产业集群,招引益海嘉里等技术型企业,培育金丹科技等创新型企业,三年内培育“小巨人”企业2家、“专精特新”企业20家以上,为区域经济注入澎湃动力。

  创新创业需要高新技术,更需要资金扶持。周口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的若干意见》等优惠政策,将市级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专项资金纳入年度预算,近三年实施市级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项目161个,奖补资金1538万元。

  用多元服务为企业扶上马、送一程。周口积极帮助企业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新认定达到237家,其中,创新龙头企业2家、瞪羚企业13家。引导企业进行智能化改造,抢占发展制高点。

  国民糖果品牌金丝猴近年来大胆创新,奋力开拓国潮零食新市场。该公司于2021年进行智能化改造,总投资1.2亿元,设备数字化率达96%,企业还因此得到市智能化改造奖补资金。

  “周口市将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培育建设创新平台载体,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打造人才集聚的强磁场,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口市委书记张建慧表示。

  河南省聚乳酸可降解材料产业研究院

  价格低廉的玉米、秸秆经过几轮制备,九转功成炼制出高附加值的“金丹”。这样“点石成金”的场景,河南金丹乳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每天都在上演。

  走进这家乳酸行业龙头企业,展厅里陈列着可完全降解的塑料袋、食品包装盒、吸管。就在十几年前,这些产品使用的聚乳酸生物可降解材料,甚至其原材料L-乳酸,工业生产技术都被西方牢牢把控,只能依赖进口。

  自主研发是唯一出路。在董事长张鹏的带领下,15年攻关,100多人的科研团队夜以继日,2009年,金丹L-乳酸产业化关键技术成功投入生产,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和市场垄断,获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此后,金丹科技大力培养科技人才,形成了院士、博导、博士、硕士、学士五位一体的创新团队,团队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人,省学术带头人3人,省管优秀专家4人。2016年,该公司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全兴团队合作,研发丙交酯生产关键技术,合成制备聚乳酸,延长产业链。

  “我们从乳酸起家,现已形成‘玉米—淀粉—糖—乳酸—丙交酯—聚乳酸—聚乳酸制品’的完整产业链,实现了粮食深加工的绿色循环。”该公司技术总监蒋栋梁介绍。

  这种循环模式实现了对玉米由粗加工、初加工到精加工、深加工的多层次价值增值,促进农民增收、农业综合收益提升。

  围绕这一模式,上下游相关企业集聚发展。以金丹科技为龙头,周口市生物降解材料产业集群发展成型,现有产值亿元以上规模企业5家,可年产1万吨丙交酯和聚乳酸、18.3万吨乳酸及其系列产品。

  “目前,公司年产15万吨聚乳酸项目一期工程正在按计划实施,预计明年年底建成,届时将实现可降解材料的规模化生产,进一步提升行业竞争优势。”技术专员刘姗姗说。

  “我们将全力支持其发展,努力打造千亿规模的生物可降解材料产业集群。”周口市发展和改革委负责人介绍。

  今年年初,省聚乳酸可降解材料产业研究院成立,计划建设7个研究室、2个中心和1个中试基地,并以金丹科技为龙头组建河南省生物可降解材料产业联盟,推动全省聚乳酸产业发展。

  创新无止境。除聚乳酸外,金丹科技同步攻关PBAT、PBS等其他可降解材料生产技术,近期,还在高效菌种培育等方面和清华大学签署了合作协议。

  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持续书写创新故事,金丹科技发展的新动能正不断汇聚。

  以创新头部动力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省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生态文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王建国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随着低水平技术支撑的产能的大规模过剩,以及资源环境约束的日趋强化,要求必须转变传统的粗放型高速增长方式,实现中低速集约型高质量发展,与此同时也必须相应优化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推动其由要素投入为主向创新驱动为主转变。

  创新作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头部动力,主要是指依靠科学技术的变革和创新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高生产要素产出率,从而推动经济优质高效发展。

  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强化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更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发展的战略支撑。正如楼阳生书记所指出的:要以前瞻30年的眼光想问题、作决策、抓发展;把创新摆在我省发展的逻辑起点、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坚定走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这个“华山一条路”。

  创新离不开教育和人才的强大支撑。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把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作为“十大战略”之首。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在完善优化教育结构、大力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倾力推动省科学院重建重振和省社科院改革重塑,着力打造创新平台,高标准建设嵩山实验室、神农种业实验室、黄河实验室,谋划争创种业国家实验室等,引进并吸引了一大批高层次科技人才,同时,强力推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活动全覆盖、重点产业集群中试基地或产业研究院全覆盖,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背景下,全省各地呈现出创新驱动发展的大好局面。比如作为农业大市的周口,不仅立足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有效保障了粮食生产的数量和质量安全,更在智慧物流、智能制造、生物化工、生物医药等领域依托科技创新添动能,取得了显著成效,探索走出了一条传统农区创新驱动发展的新路子。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产业图谱】2023年周口市产业布局及产业招商地图分析

【产业图谱】2023年周口市产业布局及产业招商地图分析

  中商情报网讯:2030年前,周口市的功能定位为“一极、两区、三中心”,一极即打造中原经济区豫东南区域增长极;两区是指现代农业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重点区;三中心即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中心、豫东南商贸物流中心、人力资源开发中心。   周口市位于河南省东南部,地处黄淮平原腹地,东临安徽阜阳市、亳州市,西接漯河市、许昌市,南与驻马店市相连,北和开封市、商丘市接壤。市域面积1...

【周口产业招商合作招聘网_2023年周口产业招商合作招聘信息】-周口猎聘

【周口产业招商合作招聘网_2023年周口产业招商合作招聘信息】-周口猎聘

  河南爱的茂商业管理有限公司餐饮分公司   绩效奖金团队聚餐优秀员工奖发展空间大   2022年11月30日投递后:24小时反馈   2022年11月30日投递后:24小时反馈   2022年11月30日投递后:24小时反馈   2022年11月29日投递后:24小时反馈   ...

三元区赴京开展文旅产业招商取得实效

三元区赴京开展文旅产业招商取得实效

  3月31日至4月3日,三元区文旅招商小组赴北京开展文旅产业招商活动。招商组一行先后走访和考察了北京皇艺文创有限公司、北京石探记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中央美术学院、北京育京典商贸有限公司和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围绕万寿岩·格氏栲文旅康养带建设签订了3个项目合作协议,总投资超6亿元。   4月1日上午,招商组一行与北京皇艺文创有限公司苏世春董事长会谈,推动去年 “9.8”签约...

周口产业园招商项目

周口产业园招商项目

  笔记:如何追加转让股权的未出资股东为被执行人   生命中无法缺失的父爱(婚姻家庭)   搞垮一个事务所的办法有很多,办好一个事务所的方法却只有一个   颠覆认知:语文数学总共考了96分的人生会怎样?   宁波律师陈春香:爆款作品创作者如何提醒网络言论的边界意识   摇号成功选房后还可以后悔要求...

周口企业招商网

周口企业招商网

  您所在的位置:总站首页 周口企业招商网   周口碘化铑回收公司名单名录一览2022已更新(今日/收   周口钯碳催化剂回收公司名单名录一览2022已更新(今日   周口钯炭回收公司名单名录一览2022已更新(今日/观察   周口擦金纸回收公司名单名录一览2022已更新(今日/收   周口黄金水...

周口土地招商签约

周口土地招商签约

  周口殡仪车租赁2022已更新(今日热点)   出租公告-中华龙都网-周口日报社主办河南省重点新闻网站   106亿周口市淮阳区低碳智能科技产业园建设项目一期预中标公示   周口淮阳塑料制品产业园项目专题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三川奔涌聚合力万壑归流开新局——写在第二届周商大会召开之际   20...

周口太康县:实施产业招商后发争先打造三大集群

周口太康县:实施产业招商后发争先打造三大集群

  据河南日报报道: 决定把宏星制衣项目投向太康产业集聚区后,台湾客商林秋霖见证了“太康速度”:从签订合作意向到选址、开工,仅用了3天,3个月后项目即正式投产。   正是凭借这样的“太康速度”,一年多来,太康产业集聚区建设奋起直追,实现了后发赶超。   太康县是传统农业大县,工业基础薄弱,直到2009年10月该县尚无产业集聚区,而当时这样的县在全省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