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这十年:临港新城、开放前沿的新周口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河南这十年:临港新城、开放前沿的新周口
中宏网河南10月9日电(记者 化海臣 见习记者 李希哲)临港新城,开放前沿,道德名城,魅力周口,这是对周口全新的定位!10月9日,在河南省委宣传部召开的“河南这十年”主题系列周口专场新闻发布会上,周口市委书记张建慧推介十八大以来的“周口新貌”。
张建慧说,这十年,周口综合实力稳步增强,生产总值跨越2000亿元、3000亿元台阶,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今年更是捷报频传,周口新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405家,同比增长68.7%;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161家;4月19日,周口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获国务院批复;河南省聚乳酸可降解材料产业研究院揭牌成立,7个研究室、2个中心和1个中试基地加快建设;周口市农科院、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河南中心周口工作站等一批创新平台进驻智慧岛……
一个朝气勃勃的新周口正阔步走来!
国务院批复周口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周口锚定“两个确保”、加快实施“十大战略”三年行动计划,围绕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强力推动创新驱动战略,让创新的理念深入人心、创新的举措落地落实、创新的空间更加广阔。今年新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405家,同比增长68.7%;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161家;4月19日,河南周口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获国务院批复;省聚乳酸可降解材料产业研究院揭牌成立,7个研究室、2个中心和1个中试基地加快建设;市农科院、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河南中心周口工作站等一批创新平台进驻智慧岛,伏羲实验室建设正在加速推进;创新片区公共空间和人才公寓等一期工程开工建设,“1+21”一揽子人才政策体系建立实施,一批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成果显现。
今天的周口,创新已经成为全市上下的广泛共识、实际行动,已经成为引领现代化周口建设的鲜明标识。
“临港新城、开放前沿”的发展定位
张建慧介绍,抢抓周口港列入全国重点发展的36个内河主要港口的战略机遇,以周口中心港为龙头的“1+9”港口体系、水铁公空立体交通运输网络、以港口为牵引的“市区县园乡站村点”物流快递网络和多式联运场站体系正在加快完善,7个规模性港口建成运营、错位发展,沙颍河周口至省界航道(五升四)提升工程全面竣工,中心港相继开通6条国内和5条国际集装箱航线,具有航运特色的枢纽经济蓬勃发展。今年上半年,全市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75.4%。今天的周口,海上丝绸之路河南新起点的支撑作用越来越明显,在全省的枢纽经济地位越来越重要,已经成为河南及周边区域特别是山陕蒙等地区重载货物和大宗货物的出口聚集地、进口集散地。未来的周口,必将是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国家区域中心港口城市。
常年粮食产量180亿斤以上,稳居全省头部位
周口持续打好粮食生产这张王牌,以商水县为代表的高标准农田示范区成为全国样板,全市高标准农田面积达937.2万亩,河南周口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高质量开局起步,成为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周口实践。常年粮食产量180亿斤以上,稳居全省头部位,今年夏粮总产111.3亿斤、亩产1009斤,均再创历史新高。以金丹科技、益海嘉里、牧原食品、双汇等企业为龙头,以项城白芝麻、扶沟西瓜、郸城红薯等一批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为引领,推进产业链、价值链、利益链“三链同构”,初步形成特色产业链条完整、功能拓展类型丰富、利益联结紧密的三产融合发展新格局。金丹科技形成的“玉米-淀粉-葡萄糖-乳酸-丙交酯-聚乳酸”全产业链,为发展生物可降解材料战略新兴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依托益海嘉里周口工业产业园,围绕变产品为原料,正在加快建设以高端功能食品、生物制药、生物可降解材料等三个产业为主导的生物经济产业园。周口的粮食作为战略资源的核心竞争力和“原字号”特色农产品、优质农产品的竞争优势越来越凸显。
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周口坚持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攻方向,大力实施工业项目“五个五”工作机制,强力推进“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扎实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深化“五链”耦合,以金丹科技、银丰科技等企业为龙头的生物可降解材料,以巨鑫药业、乐普药业、海熙生物等企业为龙头的生物医药,以耕德电子、凯旺科技等企业为龙头的智能零部件等三大千亿级战略新兴产业方兴未艾,挺起了先进制造业的脊梁;纺织服装、汽车零部件、美妆产品、聚乙烯新材料、特种钢材、智能压力容器制造、粮食精深加工、火锅食材、预制菜、肉制品绿色加工等十大百亿级特色优质产业集群势头强劲,打通了三次产业相互融合、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血脉。今天的周口,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的构架全面拉开,筋骨日渐丰满,生机和活力正在彰显,高质量建设现代化周口的产业支撑更加强劲。
高水平编制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科学划定“三条控制线”,周口明确了“一中心两组团五卫星城百镇千村”的全域空间发展格局,完善了中心城区333平方公里国土空间规划方案,拓展了发展空间,优化了功能布局,绘就了美好蓝图,全市上下备受鼓舞、干劲十足。实施中心城区起高峰五大行动,以聚集要素打造五大高成长性功能组团,以完善功能提升品质加快城市更新,以布局现代服务业和创新研发、数字经济壮大产业支撑,以构建“15分钟进出城、30分钟、60分钟”市域通勤圈实现人畅其行货畅其流,以建设三级三类便民服务中心为载体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着力打造生产高效、生活便捷、生态优美的豫东中心城市。加快推动县域经济成高原,以工业化提质增效推进以县城和中心镇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全力支持项城按照中等城市标准,鹿邑、沈丘、太康按照“城区50万人、财政收入50亿元、经济总量500亿元”目标,其他县按照“城区30万人、财政收入30亿元、经济总量300亿元”阶段性目标加快发展。今天的周口,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在传承创新周口优秀传统文化中彰显魅力、凝聚力量。从太昊伏羲都于宛丘到平粮台古城遗址,从春秋陈国到现代淮阳古城,中华文明历史在周口这里发源延续、从未间断。从伏羲画八卦认识自然规律,追求天人合一,昭示人类文明大道之源,到老子辨明道德关系,引领遵道而行、德满天下,“道”的思想理念源于周口、系统化于周口、集大成于周口,道德的内涵根植于周口大地。从北宋时期兴建漕运渡口到明代贾鲁河通航进入鼎盛时期、形成周家口“三寨”,仅南寨就有渡口码头近20处、会馆票号30余处,其中以三道沟粮食专用渡口和盐渡口蕞具特色,享有“万家灯火侔江浦,千帆云集似汉皋”的美誉。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孕育出“重义守信、崇德向善,不甘落后、奋勇争先,开拓创新、务实重干”的周口精神,构筑了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营造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浓厚氛围。今天的周口,正在以申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抓手,让周口这一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老庄元典文化重要起源区、漕运文化核心展示区绽放新的光彩。未来的周口,必将是古老与现代、传承与创新、厚重与活力融为一体的历史文化名城。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