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特色产业打响惠农品牌
本报讯 夏先清 杨子佩 近日,在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首家林下赤松茸种植大棚内,硕博农业公司技术人员李锋正在仔细察看赤松茸的生长情况。这个赤松茸种植基地建在川汇区国储林下,每年可产出赤松茸70多万公斤,亩均效益3.6万元。川汇区耕地少,农业体量小,国储林却有1.2万亩。为有效利用这一资源,川汇区紧贴乡村振兴政策,探索国储林农业循环经济。他们根据国储林下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聘请专业农技人员,创新发展特色种植产业,增加国储林项目整体经济收入,助力乡村振兴。
拥有“中原菜都”之称的扶沟县,特色种植初具规模。该县确立“布局区域化、生产标准化、经营规模化、发展产业化、过程绿色化、产品品牌化”的发展思路,持续推进蔬菜产业发展,使“中原菜都”金字招牌更亮。
该县将蔬菜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按照资金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市场走的方式,整合各种资源,突出一乡一业,相继打造“中原温室头部乡”“西兰花小镇”“红辣椒小镇”等,推动蔬菜产业由大变强,让特色产业长期惠农增收。
西华县把胡辣汤作为特色品牌,打造成集加工、销售、就业、种植、养殖服务于一体的富民产业。全县新建省市级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11个,新增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和绿色食品标志9个,发展过程农业10万亩;形成奉母镇粉条、田口乡黑木耳等30多个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