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市市长吉建军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
1月4日下午,周口市市长吉建军主持召开市政府第86次常务会议,传达学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二二二年新年贺词精神,研究疫情防控、中心城区民生实事、重点项目等工作。市领导马剑平、秦胜军、王宏武、张元明、梁建松、吴兵,市政府秘书长孙鸿俊出席会议。
会议听取全市疫情防控工作情况汇报。会议指出,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多点散发,但总体可控。各级各部门要保持高度警惕,科学研判形势,坚定必胜信心,坚决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要坚持科学防控、依法防控、精准防控、全民防控,全面提高防控工作科学性、精准性、规范性。要坚持从早从快从严从细,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坚决防止扩散蔓延。要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动态清零。太康县要按照应急处置机制,坚持扁平指挥,实现精准高效,尽快圈住封死捞净清零;各地对返周人员坚持提前三天报备、提供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查验健康码和行程码、测体温,形成闭环。要严格落实日报告、零报告制度,网格化管理,做到思想不松、常抓不懈。要始终做到联防联控机制常态化运转,持续完善两班制、AB角常态化指挥体系,加强人员配备和能力建设,做到应急反应多点触发、高效灵敏,确保一旦出现燃点,迅速实现平战急转,快速反应、快速处置。
会议听取2022年中心城区民生实事征选情况汇报。会议指出,办好民生实事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的重要民心工程。要进一步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按照“群众有需求、财力能保障、当年能办结、成果能普及”的原则,精准谋划、实施好民生实事项目,以民生改善的实效回应群众期盼。要统筹好民生实事和重点项目、省民生实事,聚焦市民急需、关注度高、获得感强的项目,持续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要坚持积极而为、量力而行,做好要素保障,强化节点意识,确保项目年内立项、年内建成投入使用。要善始善终,加强督查,对已完工的民生实事,要及时决算,及时交付使用,努力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会议听取2022年省市重点项目拟定情况汇报。会议强调,要坚持“项目为王”理念,围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新兴产业、谋篇布局未来产业,谋划推进一批先进制造业、新兴产业、文旅文创、新基建、数字经济、现代物流、生态环保方面的大项目、好项目、新项目,把省委“十大战略”和市第五次党代会提出的“十大工程”落地落细,以项目建设大突破保持周口经济发展的强劲势头。
会议研究讨论了《关于推进新发展格局下周口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试行)》(讨论稿)、《周口市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讨论稿),原则同意两个文件。会议强调,要按照整合、扩区、调规、改制的要求,围绕打造300万以上人口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目标,树立整合理念,以创建国家级临港开发区、周口国家农高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现代服务业开发区为抓手,推动中心城区起高峰。要锚定目标,以“一县一省级开发区”为载体和抓手,主攻8大产业,明晰产业定位,细分产业方向,把项城建筑防水、鹿邑化妆刷、太康锅炉、沈丘聚酯网等特色产业,做成全省头部、全国一流、全球有影响,推进县域经济“成高原”。要着力建设豫东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积极对接长三角产业链、融入长三角经济圈,推动产业进圈入链,打造河南面向东南沿海开放的桥头堡。要优化产业生态,打造创新生态,积极培育龙头企业、上市企业,精准补链、延链、强链,构建产业链、提升创新链、打造供应链、畅通要素链、完善制度链,推动“五链”耦合,推动产业不断升级壮大。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